新余学院学报杂志
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主管/主办: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教育厅
国内刊号:CN:36-1223/G4
国际刊号:ISSN:1008-6765
期刊信息

中文名称:新余学院学报杂志

刊物语言:中文

刊物规格:A4

主管单位:江西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江西省教育厅

创刊时间:1996

出版周期:双月刊

国内刊号:36-1223/G4

国际刊号:1008-6765

邮发代号:

刊物定价:408.00元/年

出版地:江西

首页>查看文章

一篇学术论文有多个作者,如何正确署名?

时间:2025-04-03 09:48:46

署名权,这一权利不仅象征着作者的身份认同,更是在作品上留下个人印记的法定权益。对于学术论文而言,其署名的正确性不仅彰显了作者的学术身份,为后续的文献检索提供了便利,更与作者的学术声誉、职称评定等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明确且公正地体现了每位作者在研究过程中的具体贡献。那么,面对多作者论文,我们究竟该如何正确署名,以确保每位作者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呢?


一篇学术论文有多个作者,如何正确署名?


署名模式详解:


当前,学术论文的署名主要遵循四种排序模式,它们分别是:贡献力递减模式、姓氏顺序模式、随机模式以及U型模式。


(1)在我国,贡献力递减模式无疑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它根据每位作者对论文贡献的大小,来公平、合理地排列署名顺序。这种模式不仅体现了对作者劳动成果的尊重,也便于读者快速了解论文的主要贡献者。


(2)而在国外学术界,贡献力递减模式和U型模式则较为常见。其中,U型模式具有其独特的排列方式:将贡献最大的作者置于第一作者和末位作者的位置,而次要贡献者则位列中间。这种模式既突出了主要贡献者的地位,也兼顾了其他作者的贡献。


(3)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在合作论著中,应坚持联合署名的原则,且署名次序应严格按照对论著的实际贡献来排列。执笔者或总体策划者,作为论文撰写和研究的核心人物,应居中署名于作者列表的第一列。同时,署名次序的排列切勿依据作者的资历、地位等因素来进行,而应完全基于贡献大小。这种按贡献大小排列的方式,也需充分尊重每位作者的自愿原则,确保署名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署名信息规范:


在署名过程中,每位作者的姓名均应使用真实姓名,并在论文的全文中保持一致的拼写方式,以避免因姓名拼写错误而引发的不必要的麻烦。除姓名外,还需详细提供每位作者的工作单位信息,包括具体的院系、研究所等,单位名称务必使用标准全称,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若作者在多个单位有任职或参与研究,则应列出所有相关单位,并在作者姓名旁标注相应的数字或符号,以与单位列表相对应,便于读者了解作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方向。此外,还需提供每位作者的电子邮箱地址,以便读者或其他研究人员进行学术交流、合作或咨询。电子邮箱应选择常用且稳定的地址,以确保通信的顺畅和及时。


作者贡献声明:


为了进一步明确每位作者在论文撰写和研究过程中的具体贡献,建议在论文的某个部分(通常置于摘要之后或致谢之前)详细说明每位作者的具体工作。例如,“作者A负责实验设计和数据采集工作,为论文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持;作者B则进行了深入的数据分析和论文初稿的撰写,为论文的成型做出了重要贡献;作者C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持和结果讨论,为论文的创新性和学术价值提供了有力保障”等。这样的声明不仅可以让读者清晰了解每位作者在研究中的角色和具体贡献,也有助于增强论文的学术诚信和可信度。


期刊要求遵循:


不同的学术期刊对作者署名可能有特定的格式和要求。因此,在投稿前,务必仔细阅读并严格遵循目标期刊的署名规范。这些要求可能涉及作者姓名的排列方式、单位信息的格式规范、作者贡献声明的具体内容和位置等多个方面。有些期刊还可能要求作者提供ORCID(开放研究者与贡献者身份识别码),以确保作者身份的唯一性和可追溯性,便于学术界的交流和合作。


下面我们以一个实例来加深说明如何署名,以加深印象:

实例背景:


假设有一篇关于某种新型材料性能研究的学术论文,该论文由来自不同单位的三位作者共同完成。作者A来自某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负责实验设计和数据采集;作者B来自同一大学的研究所,负责数据分析和论文初稿的撰写;作者C来自另一所大学的相关专业,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持和结果讨论。

署名模式选择:

根据贡献力递减模式,三位作者的署名顺序应为:作者A(主要贡献实验设计和数据采集)、作者B(负责数据分析和论文初稿撰写)、作者C(提供技术支持和结果讨论)。

署名信息规范:

作者姓名:A、B、C(均使用真实姓名)

工作单位:

作者A:某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B:某大学研究所

作者C:另一大学相关专业

单位全称:在论文中列出时,应使用各单位的标准全称

电子邮箱:每位作者提供常用且稳定的电子邮箱地址,如A@example.com、B@example.edu、C@anotheruni.org

作者贡献声明:

在论文的摘要之后或致谢之前,可以加入以下贡献声明:

“作者A负责实验设计和数据采集工作,为论文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持;作者B进行了深入的数据分析,并撰写了论文初稿;作者C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持,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深入讨论。三位作者共同完成了本论文的撰写和修改工作。”

期刊要求遵循:

假设该论文计划投稿至某权威学术期刊,该期刊对作者署名有特定要求,如要求作者姓名按字母顺序排列,并在作者贡献声明中详细说明每位作者的贡献。在这种情况下,作者需要按照期刊的要求进行调整,但在调整过程中应确保每位作者的贡献得到准确、公正的体现。

最终署名示例:

(假设期刊不要求按字母顺序排列)


论文标题:

新型材料性能研究

作者署名:

A(某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B(某大学研究所),C(另一大学相关专业)

电子邮箱:

mailto:A@example.com,B@example.edu,C@anotheruni.org

作者贡献声明:

(同上)

注意:

在实际投稿过程中,作者还需要根据期刊的具体要求,如字体、字号、行距等,对署名信息进行格式调整。同时,确保所有署名信息在论文全文中的一致性,避免因信息不一致而引发的后续问题。


综上所述,在多作者论文署名时,我们应秉持公正、透明的原则,充分尊重每位作者的贡献和权益。同时,还需严格遵循学术规范和期刊要求,确保署名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若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或需要专业的署名指导,欢迎随时咨询云平文化在线编辑!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专业的帮助和支持,助您在学术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